成都二手天籁2.0L优享版实拍,舒适空间和养护琐事
2004年那会儿,东风日产刚把天籁引进来的时候,我还在上学。谁能想到,这车后来在咱们这边B级市场混得这么稳?就算现在竞争激烈得很,但天籁还是有它的铁杆粉丝。这不,前两天我表哥托人看了辆2022款2.0L XL-Upr优享版,说是去年12月才上的牌,到现在跑了两万三千公里出头。黑色外观、浅内饰,看着还挺精神,在成都本地挂的牌,现在要价10万出头。
那天下午去看的时候太阳大得很,一圈下来衣服都汗湿了。先说车身吧,这一代比老款长了一点点,不过没啥臃肿感。4906毫米的长度摆在那里,但线条拉得顺溜,不像有些B级车越做越壮实反而失去了味道。我蹲下看侧面,那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甩到尾灯那里,还真有种往前冲的劲头。有个细节挺讨巧——窗框上那圈银色装饰条,把整台车衬得更利索,也显贵气些。
师傅帮忙开机盖的时候嘴里嘟囔,“这发动机啊,不求快,就图个省心。”确实,2.0自吸机器不能跟那些带T的小钢炮比爆发力,但胜在平顺、油耗低。据说配的是CVT变速箱,每次起步和加速都没啥顿挫感。我记得群里有人试过同款,说上下班堵路时最明显——油门轻踩也不闹腾,有一次朋友新手媳妇借去开,一上午城里来回十几公里不到七升油耗,她回来还专门发微信夸“好开”。
坐进驾驶位,第一个感觉就是软包多,用料厚道。方向盘是真皮包裹,多功能按键随手摸哪儿都有点意思。不过我发现副驾储物格里面还有张说明书,上面写着某批次车型中控屏幕容易卡顿,需要升级系统。我问销售,他说这一台已经刷过最新固件,目前导航、蓝牙这些用起来都正常,就是偶尔倒车影像切换慢半拍。
座椅方面其实也蛮讲究,人机工学设计听起来高大上,其实就是坐着舒服呗。我表哥180的大个子坐进去膝盖离中控还有不少距离,后排空间更不用担心,我们仨成年人并排一点也不挤。他家小孩最喜欢钻后备箱玩躲猫猫,因为那个行李厢真够深,可以塞下好几个20寸行李箱。
安全配置这一块,也算是日产向来舍得给料。不止ABS这些基本操作,还有ESP、EBD等名词一堆,说白了就是遇急刹或打滑时能帮你稳住方向。据维修站师傅八卦,这批22年产的部分车辆曾经因为胎压监测报警太灵敏,被客户投诉过几回,不过后来厂家免费升级软件解决掉了。另外安全气囊数量够用,高强度钢结构也是销售顺嘴提到的话题,他自己买菜开的老轩逸撞过一次电瓶三轮,人没事,只是保险杠换掉而已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用久了总会发现些小毛病。例如表哥抱怨夏天空调出风口附近偶尔有异响,据修理厂刘师傅分析,是内饰卡扣松动造成,共振的时候才出现。他建议如果不是特别影响使用就别拆,大修反而容易装不好。“日系嘛,就这样,小毛病忍忍。”他笑着摇头,“但底子扎实。”
另外一个冷知识,有段时间网上传言这个型号配备主动降噪,其实只是部分高配版本才带,全系标配隔音玻璃倒是真的,所以关上窗户以后市区噪音隔绝效果不错。但要追求极致静谧体验,还真不能光靠原厂设定,我邻居自己加贴了一层静音棉,说高速120码以下效果提升明显,不过价格嘛……你懂的,各人选择罢了。
至于保值率,在成都这种城市二手市场热度还是可以。有群友吐槽:“买新不如收成色好的准新二手”,毕竟落地一年折价不少,而且养护成本可控。同样配置的新车含税落地要贵上一截,而这种刚跑两万多公里的一般只需常规保养就行,没有啥大件隐患。当然具体情况还是建议现场看一下底盘有没有磕碰、水泡痕迹之类的小意外——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对吧?
最后补一句,如果想改装或者加装一些花活,比如360全景或者自动泊车什么的,要提前确认原厂预留接口,否则后期走线麻烦死个人。而且据汽修店老板讲,有些非标配置其实影响不了验车,就是自己用起来方便点,看个人需求啦。这种事情朋友圈聊起来大家各抒己见,也是生活里的乐趣之一吧!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。
点搭网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-配资正规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学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